首页 >
公司动态
>
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样本...
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样本制备方法详解
2025-07-01
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样本制备方法详解
细胞培养上清液是ELISA检测细胞因子、分泌蛋白、外泌体等靶分子的常用样本类型。其制备质量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灵敏度和可重复性。本文将系统解析细胞培养上清液样本的标准化制备流程及核心注意事项,助您获得可靠的ELISA数据。
一、核心制备流程
1. 细胞培养与刺激 (如适用)
* 细胞状态:使用状态良好、无污染的细胞(传代次数适中,活力>90%)。
* 接种密度:依据实验目的优化密度,确保收集上清时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或特定分化阶段,避免过度生长或死亡。
* 刺激处理:如需研究特定因子分泌,需进行刺激(如LPS、细胞因子、药物)。设置**未刺激对照组**至关重要。
* 培养时间:明确刺激或处理后的培养时间,影响因子分泌水平。时间点选择需预实验优化。
2. 上清液收集
* 关键动作:轻柔吸取培养皿/孔板/培养瓶中的液体,避免扰动底部细胞层或触及容器壁上的细胞。
* 细胞碎片去除 (离心):
* 立即离心:收集后尽快在4°C下离心。
* 离心参数:推荐 300 × g 至 1000 × g 离心 5-15 分钟(具体条件需根据细胞类型优化,确保有效沉淀细胞和大的碎片)。
* 温度控制:4°C离心能最大限度保护蛋白稳定性,抑制蛋白酶活性。
* 转移上清:离心后,小心吸取上清液(约占总体积的80-90%,避免吸入沉淀),转移至新的、预冷的无菌离心管中。
3. 样本分装与保存
* 立即分装:将澄清上清液**按单次检测用量分装** (如每管100-200 μL),避免反复冻融。
* 冷冻保存:
* 短期 (<1周):可暂存于 4°C。
* 长期: 必须保存于 -20°C或-80°C。-80°C 是保存生物活性分子(尤其是不稳定因子)的最佳选择。
* 记录信息:清晰标记样本编号、细胞类型、处理条件、收集日期、保存条件。
二、关键注意事项 - 决定成败的细节
1. 避免细胞污染:
* 严格无菌操作,防止细菌、真菌、支原体污染。污染会显著改变细胞状态和分泌谱,并可能产生干扰ELISA检测的酶或物质。
* 定期进行支原体检测。
2. 防止蛋白酶降解:
* 许多分泌蛋白(尤其是细胞因子)易被蛋白酶降解。
* 强烈建议:在收集上清前或收集后立即加入蛋白酶抑制剂混合物。常用抑制剂包括PMSF、EDTA、抑肽酶(Aprotinin)、亮抑酶肽(Leupeptin)等。选择针对目标蛋白特性的抑制剂或使用商品化广谱抑制剂混合物。
* 低温操作 (4°C):收集、离心、分装全程保持低温是抑制蛋白酶活性的基础。
3. 彻底去除细胞碎片:
* 离心力不足或时间不够会导致细胞碎片残留。这些碎片可能:
* 非特异性吸附:干扰ELISA板上的包被或结合过程。
* 释放胞内物质:如某些酶(HRP、AP)可能干扰基于相应酶系统的ELISA显色;胞内蛋白或DNA也可能造成背景升高。
* 离心后仔细观察,确保上清液完全澄清。如有必要,可进行二次离心。
4. 杜绝反复冻融:
* 冻融循环是样本降解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会导致蛋白变性、聚集和活性丧失。
* 必须执行:按单次实验用量分装冷冻。每管样本仅解冻一次,用后弃去剩余部分。
5. 明确对照设置:
* 未刺激/基础对照:未处理细胞的培养上清,提供背景分泌水平。
* 刺激阳性对照:已知能诱导目标分子分泌的处理组,验证实验系统有效性。
* 空白培养基对照: 仅含培养基(无细胞),用于评估培养基本身对检测的潜在影响(如血清中的因子、酚红干扰等)。
* 技术重复:建议至少设置3个生物学重复样本,每个样本进行2-3次技术重复检测。
6. 考虑血清影响:
* 含血清培养基:胎牛血清(FBS)等含有丰富的蛋白、生长因子、激素和结合蛋白,可能:
* 干扰检测:与目标蛋白竞争结合或产生高背景。
* 稀释目标蛋白:降低检测灵敏度。
* 优化方案:
* 血清饥饿:在刺激/收集前,用低血清(如0.5-1%)或无血清培养基培养细胞一段时间(通常6-24小时,需优化),可显著降低背景并提高灵敏度。注意此操作可能影响细胞状态。
* 使用无血清培养基:对于某些细胞类型和研究目的可行。
* 选择合适血清批次:不同批次FBS成分差异大,固定使用经测试干扰小的批次。
* 设置空白培养基对照:必须包含,用于校正血清背景。
7. 目标分子特性考量:
* 稳定性:对于特别不稳定的分子(如某些磷酸化蛋白、活性酶),可能需要更快速的收集和处理(冰上操作),添加特定抑制剂(如磷酸酶抑制剂),并立即检测或冷冻。
* 浓度范围:预估目标分子的浓度,确保其在ELISA标准曲线的检测范围内。浓度过高需稀释(用合适的稀释液,如含低浓度蛋白的缓冲液或空白培养基),浓度过低可能需要浓缩样本(需评估浓缩方法对蛋白活性的影响)。
8. 详细记录:
* 细胞类型、代次、培养条件(培养基、血清浓度、添加剂)。
* 刺激物名称、浓度、处理时间。
* 上清收集时间点。
* 离心参数(温度、转速、时间)。
* 加入的添加剂(如蛋白酶抑制剂种类、浓度)。
* 分装体积、保存条件(温度、时间)。
三、总结
细胞培养上清液的制备是ELISA实验成功的关键起点。遵循标准化的操作流程,严格控制细胞状态、无菌条件、低温环境、有效的离心去除碎片、及时分装冻存、避免反复冻融,并根据目标分子特性和实验需求考虑血清影响和添加必要抑制剂,是获得高质量、可靠ELISA数据的基础。严谨的实验记录为结果分析和重复实验提供保障。
遵循这些准则,确保您宝贵的细胞培养上清样本为后续精确的ELISA检测奠定坚实基础!
希望这篇详细指南能帮助您优化ELISA检测的样本前处理流程!